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的详细条记。预习温习可用
发布时间:2023-05-16 来源: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 nbsp; 浏览:63620次前言《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信。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精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很是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作者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良好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现家。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现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革新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全心全意、死尔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解说视频写作配景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团结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北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设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审慎,巨细政事必亲自处置惩罚,赏罚严明;与东吴同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增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关于诸葛瞻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国上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
后主宠信黄皓,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率领宗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市)。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
后主刘禅出降,蜀国死亡。诸葛亮曾在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由此可知,诸葛亮识人之明。
创作配景诫子书看成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信。诸葛亮一生为国,全心全意,死尔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申饬诸葛瞻。课文批注字词句式一、词类活用1、非学无以广才广:增长形容词作动词2、非平静无以致远远:远大的目的形容词作名词二、古今异义1、险躁则不能治性险:古义:轻薄无常今义:危险2、非平静无以致远平静:古义:屏除杂念滋扰今义:情况平静3、淫慢则不能励精慢:古义:懈怠今义:速度慢重难点分析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平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文章归纳综合了做人治学的履历,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叙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2、本文就哪几方面举行了叙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叙述的?答:叙述了修身、立志、为人处世等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行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造就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平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焦点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答: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制止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心田世界始终保持平静,不会为贪图丰盛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设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课文结构书信的前半部门: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平静”自处,勉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平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书信的后半部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诲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外是老生常谈而已,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本文关键词: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
本文来源: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www.jnslsh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