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一词以及相关术语的翻译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08    来源:Yabo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入口 nbsp;   浏览:39129次
本文摘要:编者按:我1984年至2017年一直在国家民委外事司事情,比力早地接触到了我国民族一词翻译成英语的问题。

编者按:我1984年至2017年一直在国家民委外事司事情,比力早地接触到了我国民族一词翻译成英语的问题。最早是翻成nationality,厥后有专家学者指出,这样翻译容易和国籍混淆,建议用ethnic group,因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就翻译成了: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现在改成了: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可是,仍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这样翻译有差别意见,主张就用Minzu来取代ethnic group,如中央民族大学就翻成了: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Minzu.厥后,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召集有关专家讨论这个问题,来自外交部翻译室的同志还是主张用ethnic group 来对应我国的民族一词。在我同外国同行来往的历程中也感受用ethnic group 比力顺畅,一说就明确。这里刊登的是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阮西湖教授给我和时任中国民族杂志社社长李建辉的一封信,论述了他对民族及相关术语翻译的看法,本文题目引用了阮教授的原题目,仅供参考。

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

吴金光副司长并李建辉社长:寄来资料收到,关于“民族”一词以及与“民族”有关的术语翻译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外洋学术界十分审慎,注意分寸,不能有差错,例如多民族国家的诸民族,均用“ethnic groups”,以示一国之内的差别民族。若用“nationality”则会明白为有国家组织的民族。一位英国学者曾友好地告诉我,若用“Tibet nationality”,会被人明白为西藏是一个国家。

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员,故应该用“ethnic Tibetans。1979年,我在哈佛大学会见时,一位学者送给我一本书,书中苏联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均用nationality一词,因为根据其时的苏联宪法,加盟共和国是国家组织,理应用nationality。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各国都认可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域,是一个自治省,当地的主要民族阿尔巴尼亚人,用ethnic Albanians。

只管阿尔巴尼亚人强烈要求独立,北约也支持阿尔巴尼亚人,但不敢让其独立,因阿尔巴尼亚人是南斯拉夫的一个民族(ethnic group)。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为多民族国家,其境内民族团体均用ethnic groups,以示所有民族都是国家的一员,不是国家组织。加拿大有一句名言,“One nation, two official languages and multiculturalism”一个国家,两种官方语言,和多元文化主义。

美国也有一本书“One Nation Many Cultures”一个国家,许多文化。由此可见,nation(国家)一词及其派生词national(国家的),nationals (作名词,指侨居外国的某国国民,侨民)和nationality(国籍),只能用于有国家组织的民族。

在英语国家里,在谈到“国家”时,其用词完全与团结国(United Nations)接轨,如布什在谈到印巴两国时,用two nations。少用“country”一词,我注意到,最近我国中央台广播,越来越多地用“nation”一词来表现国家,可见“nation”这个词从20世纪团结国建设之后,已经从人类学的术语中退出,早期欧洲人曾用nation表现一群同文化的人,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族体的生长,也用于表达民族,也表现国家,现在人类学家已习惯不用nation一词来表现民族了,而改用ethnicity一词。原因是nation一词有双重意义,除表现民族外,还表现国家,容易引起误会,ethnicity则只有一层意思,表现同文化的人群,表现民族,属于人类学术语。Ethnic和nation一样,早就存在,都是表现同文化的一群人,但这两个词泉源差别,ethnic泉源于希腊语,nation泉源于拉丁语,1960年出书的俄汉大词典中,与ethno词根相同的词均解释为民族,或民俗文化。

可见这个词乃是各国人类学家熟识的词。但在1942年以前,用nation一词表现民族的频律较高,1942年人类学家提出用ethnicity来表现民族,并明确以“社会文化”权衡民族,这一点很重要,社会文化还是民族的主要特征。逐步地到二战后,ethnic一词使用频律大大提高,只管俄文民族学一词的词根就是ethno,但苏联民族学界到七十年月才开始接受ethno作为民族。

我在50—60年月担任俄文翻译时,苏联学术界还没接受ethno, 原因是俄文(或斯拉夫语)有其表达民族或与民族有关的族体的完整体系,如氏族—部落—部族—民族。英语就没有部族一词。民族也有两个词,一个与英语nation对称,一个差池称。电脑中没俄文软盘,故俄文词省略。

80年月中,我在为一位苏联民族学家任翻译时,他还没有接受ethno,到俄罗斯联邦时代,才普遍接受ethno一词,90年月,我先后在欧洲和美国与俄罗斯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晤面,他告诉我,俄罗斯已全面接受国际人类学术语。俄罗斯境内各民族用ethnic groups,仅俄罗斯族用people。1984年,团结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关于种族与民族理论国家集会时,民族一词用ethnic groups,如种族与民族,用race and ethnicity。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团结会下属机构,民族关系委员会,用ethnic relations commission。通过上述历史回首,让我们相识,时间在前进,科学在进步,人类学也在进步,今天的人类学与十九世纪人类学对比已有很大生长。在民族术语方面,也有相应调整和生长。

60 多年来,英语国家,甚至国际社会已习习用ethnic groups来表现多民族国家里的民族。我们无力来改变,因为我们把民族先容给外洋,要用他们习习用语,这样,他们才气明白,才气到达目的。现就寄来的资料所提出的术语翻译,提出我小我私家的看法。

供参考:1.寄来的资料中把ethnicity译为“族群”,显然是错误的。德语的民族学ethnologie就是以希腊语ethno词根组成的。我国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1926年从德国引进民族学(ethnologie)。可见,上世纪20年月我国学者就相识ethnic是表达民族。

随后以ethno词根组成的词也就逐渐在我国盛行,如 ethnocentrism 民族中心主义ethnobiology 民族生物学ethnogenie 民族起源ethnohistory 民族史ethnolinguistics 民族语言学上述英文术语均带词根“ethno”(民族)。Ethnicity是从“ethno”词根变来的,是表达民族最理想的词,而且在国际上也通用。最近出书的“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对ethnicity的解释是“民族划分及其族体,”可见,ethnicity是民族的通称。

用它来表述中国民族应该说是十分恰当的。另有该字典关于ethnic的解释也是和我国民族界说一致的。该字典对ethnic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具有体现在民俗习惯、特征、语言和配合历史等方面的配合文化遗产的住民群体。”此外,寄来的资料还把ethnic group译为“族群”,也是不合适的。

现在,国际人类学界,教科文组织均把ethnic group作为盘算民族的数量单元,如How many ethnic groups are there in the world?(世界有几多民族?) 注意这里的group和ethnic一起,组成民族一词,是民族单元。我在已往的漫笔中曾指出,若一定要把“ethnic groups”译成族群,那么世界上就找不到民族了。因为在英文里,现在表达人类群体的词只有race和ethnicity (ethnic group)这两个词。上面已提nation习习用来表达国家,剩下这两个词,一个表现种族(race)、另一个表现民族(ethnicity)。

这是国际社会习习用法,我们无力改变。应该注意到,恒久以来国际人类学界对人类群体区分是以种族、民族为单元的,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种族,3000多个民族。

我在世界上走南闯北,还没有遇到“族群”的术语,固然,在我国有“族群“术语,关于这个问题,我计划最后再谈。2.寄来资料认为:a.中国的“民族”(少数民族)应译为national minority(ies)。

b.“族”(汉族+少数民族译为nationals)首先查一下字典,national一词作形容词的涵义有二,一为国家的,(a national bank 国家银行),二为全国的,(This is a local problem, not a national one. 这是一个地方问题,而不是全国性问题。)Nationals作为名词,其意为有国家组织的侨民,(American nationals in England 在英国的美国侨民)。从字典上的解释看不出national一词有民族的涵义,但有国家内在,若根据寄来的资料所说,“少数民族”译为“national minority”,外国人会明白为“国家的少数人团体”, 或“有国家组织的少数人团体”,正确译法是ethnic minorities。

汉族+少数民族译为nationals,那外国人会明白为“侨民”,正确的译法是ethnicity或ethnic groups。在英语中,大民族和小民族都用ethnic groups。错误的译名,一定引起误解和术语杂乱,使外国人不能相识中国的民族。

我到场过4次团结国教科文召开的专家学术集会,特别是到场在米兰举行的种族与民族理论集会,没有看到有用nationals来表达民族。可见,nationals强调的是有国家组织的侨民,故不是人类学术语,而是政治学术语。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该走进世界,相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相识我们,《中国民族》杂志的英文版,目的也就是让世界相识我国民族,我国民族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生长。为到达此目的,必须用国际社会通用的术语,才气让世界相识我们,固然,术语可以创新,但创新要有基础,不能随意“创新”,“参考消息”9月10日有一篇漫笔,标题是《英国人听不懂布什英语》,可见,即是英语国家的总统,其语言也要尺度,术语也要规范。在英语国家,民族事务只有一个译法,即ethnic affairs,其他译法,外国人看不懂。

若按寄来资料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译为The State National Minorities Affairs Commission,那么外国人就会明白为“国家中有国家组织的少数人团体事务委员会”,正确的译法是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若按寄来资料建议把“中国民族”译为“China national minorities”,那么外国人会明白为“中国有国家组织的少数人团体”,正确的译法是China ethnicity或China ethnic groups。若按寄来资料把维吾尔族译成“The Uygur Nationals”, 那么外国人就会明白为“有国家组织的维吾尔侨民”,正确译法是ethnic Uygurs或Uygur ethnic group。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头讲,外洋对“民族”一词翻译十分审慎。我很是兴奋,由于国家民委向导的重视,“国家民委”、“民族出书社”、“中国民族”英文译文十分尺度。结论:起源拉丁语的nation和起源于希腊语的ethnicity(ethno)开始时均表现文化、民族,但身兼二寄义的nation在二战后逐步转向专指国家,于是表达民族的重任就落在ethnicity(ethnic groups)一词。

故凡与民族有关的术语,均用ethnicity以及其词根“ethno”组成的词,就不会错。若一味使用nation(国家)词根组成的词,就会犯错误,因凡用nation作为词根的词既与国家有关,又与国家组织有关的词用于民族,就会引起贫苦。最后,谈谈族群术语。

我国的台湾省是族群一词的起源地。他们把操闽南方言和操客家方言的住民划为“族群”,是配合选举的需要,目的是为了政治需要,为了当选。因此,与其说把“族群”作为人类学术语,还不如说是选举术语,或政治术语。

有例为证,我出生在漳州,台湾有80%以上住民是从漳州迁已往的,我初中在漳州念书,1949年有不少我漳州同学去台湾,高中在厦门双十中学,同班同学有来自台湾,1949年也有一些同学去台湾。不管是初中同学,还是高中同学,他们讲的是隧道闽南方言,若根据台湾的方言划分法,我的同学应归入台湾闽南方言“族群”,可是我的同学告诉我,到了台湾后被称为“外省人”,而不是闽南方言“族群”,在政治上受到歧视。

这种以政治为目的的划分族群应该揭穿。此外,从人类学看法看,组成一个族群的人们必须有族群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族群,人类学家是不会认可的。人类学强调田野观察,直观研究。

为此,我国台湾省以选举为目的而划分的“族群”,乃属选举“族群”。在台湾,除选举族群外,另有不少或以职业、或以兴趣而划分的族群。可见,“族群”一词在台湾用的很乱。作为一位出生在闽南,从小操闽南方言的学者,我从来没有以闽南方言来区别自己与其他方言的人,我从小就认为自己是汉族,和全国汉族一起配合使汉字,喜欢杜甫、白居易等。

我的这段话是说明,以方言划分“族群”不切合中国实际,不宜在我国使用“族群”。因为在我国,族群之于人类学既没有现实意义,更没有理论意义。

阮西湖 2000年2月5日。


本文关键词: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

本文来源: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www.jnslshwx.com